人們常常以為「唯有成功才會快樂」,
但心理系教授柳波莫斯基(Sonja Lyubomirsky)的研究團隊發現,
人要擺脫窮忙變成功,要先培養樂觀心境,先要快樂。
研究發現,樂觀的保險業務員業績比悲觀的人高出31%。
樂觀的員工除了工作愉快,離職率也比他人低4成。
有趣的是倫敦大學和華威大學經濟系教授,
追蹤15000名青少年快樂指數,
把他們的生活滿意程度分成1到5分(5分較快樂)。
7年後發現,5分組的人平均年薪,
比1分組的人高了新台幣48萬元。
把這樣的數據給學生看,大家雖沒有做研究,
但從常理來看,也都同意樂觀的人工作穩定度較高,
自然的升遷機會比較大、薪水比較高。
「既然知道如此,
那我們來探討年輕人為什麼畢業一兩年,常常換工作。」
我請剛在暑假工讀的護理系同學分享心得。
她們提出了很多的職場問題:
主管很壞、學姐很兇、病人要求很多、家屬很沒禮貌。
「那你又是如何面對的呢?」
「反正我只是暫時工讀。不必放太多心。」
「那畢業之後,同樣的問題會不會繼續存在?」
同學楞在那兒。
「還要繼續當護士嗎?」我問。
「那麼辛苦讀了幾年書,總是要試試看。」
是啊!總要試試看。
我和同學分享為什麼這一代的年輕人那樣沈不住氣、常常換工作。
「因為你們在大學的時候,
老師教你們,你們還要評鑑老師,給老師打分數;
不滿的,都可以盡情的匿名宣洩,還有法律保護。
但是,上班之後,只有主管給你打分的份兒。
你們沒有經歷過我們那個年代,『雖不如意,也要沈得住氣』的訓練。
於是,一不高興,無法宣洩,就想要『辭掉老闆』;
孰不知道,沒有了你,老闆還是會找別人的。」
同學笑了,那笑聲裡有幾許認同。
我跟大家勉勵:
「記得,剛開始出來上班的兩年,
我們能貢獻人家的有限,但是我們可以學的很多。
換個樂觀的心境想,也就是善解心:
別人給我們工作越多,我們學習越多。
與其說薪水是我們付出的代價,
不如想,我們來跟人家學功夫,不必付學費,還有薪水拿;
多麼賺到啊!
能夠這樣樂觀看待你們的新工作,
自然的能把碰到的人事問題轉化為人生智慧。」
善解的能力就是用善的念頭去解釋一切───
沒有麻煩的人,只有需要用心對待的主管、同仁;
還有需要許多關懷的病人和家屬而已。
期勉這群年輕人未來能夠更樂觀看待自己將要投入的工作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