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台灣教育部要求學校訂定學生的核心能力和基本素養。
大家都把工作態度、溝通能力列為重要的基本素養。
有一天,我在一個初接的班級上課,
看到有同學打瞌睡,就把他叫出來,
沒有想到他惱羞成怒,抓起書包就往外走。
我楞了兩秒鐘。
轉過身,看到整班同學注視著我,
要看這陌生的老師如何回應這難堪的困境。
我深吸了一口氣:
「同學,來,我們今天上課的主題就是談『溝通』。
溝通難不難啊?」
同學說,難。
「那剛才大家都看到我和我們同學互動的畫面了。
誰對誰錯呢?」
同學說是同學的錯。
「那問題在哪裡呢?」
「可能他還沒吃早餐。」
「他還沒有睡飽。」
「可能他不喜歡你的課。」
同學們七嘴八舌的猜想。
我跟同學說,
「我寧可相信他不喜歡我的課。
我只要肯改,他就一定會變。
我選擇完全的負起溝通的責任,
請同學協助轉達,我沒有惡意。
只是希望他走出座位,醒醒腦而已。
老師真心希望下個星期可以看到他。」
同學顯然沒有料著這新老師怎麼如此淡定。
我雖表現淡定,心裡卻也難免困惑,
不斷的反省在和這位同學溝通的過程中,哪裡讓他不舒服了。
隔週再上課,我準時進班,
認真的掃視那上週空掉的位子──還是空的。
我的心涼了半截。
好在十五分鐘後洪同學出現了。
我藉機跟同學說,今天要跟大家說『表達』。
我們有時候要表達感恩、對不起,又或者表達憤怒、生氣;
別人領會的,並不一定是我們以為成功表達的。
「老師今天要跟洪同學真心表達歉意。
因為老師沒有把愛成功表達,還造成困擾。
可能我的語氣或面部表情造成了誤解。
總之,老師說對不起。」
我也順著這機會,跟同學分享,
UCLA大學分析93%的表達,是非語言的。
所以,臉部、手勢的微細動作,別人會有不同解讀。
我和同學勉勵,
我們以後講話要更用心。
沒有想到課程結束,洪同學跑到講台來,
「老師,我為上個禮拜的事情道歉。」
我受寵若驚,拍拍他的肩膀說,
「沒什麼。感謝你體會老師的心意。」
經歷這事,我更進一步相信,
唯有真誠說對不起,我錯了,並請求原諒;
還有真誠感謝,時時以愛溝通,
溝通才會圓滿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